下蹲,是為了更好起跑!
短跑運動員在起跑前會先下蹲做后蹬動作,這時肌肉被拉長,像被拉緊的彈簧一樣,蘊藏很大的彈力,在起跑時才能產生強大的爆發力,以最快的速度沖出去。
企業發展也是如此,前期的蓄力,是為了后期更好的爆發。
近日,掛牌新三板精選層的生物醫藥企業三元基因(837344)發布2021年半年報,從業績數據看,公司仍處于調整期。不過上升到戰略層面,公司正處于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重要戰略轉型期,當前重心逐漸從原有市場業績擴張向新市場、新產品創新發展等方向轉變,為可持續發展積攢動能。
上半年,公司被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認定為“北京市2021年度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正是對公司前期業績高速度增長以及細分領域小龍頭地位的肯定。同時,公司正在建設中的新廠區——基因工程藥物智能化研發與生產基地被列入“2021年北京市100個科技創新及高精尖產業重點工程”,也是公司向高質量轉型的有力支持。
中報出爐:二季度業績回升
8月26日晚,三元基因發布2021年中報,雖同比出現下滑,但卻是憂中有喜。
中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433萬元,同比下滑22%;歸母凈利潤926萬元,較去年同期降60%。
業績下降,與2020年同期公司業績大爆發不無關系。去年新冠疫情席卷而來,公司產品人干擾素α1b作為抗疫藥品之一,被全國各地醫療機構大量采購,致使去年一季度營收與凈利潤均超常增長,分別達到2020全年的48.95%和82.79%。而在今年,隨著我國疫情有效控制,公司業績難免有所“失色”。
之所以說三元基因半年報憂中有喜,原因還在于,不論是與去年二季度相比,還是與今年一季度比較,公司今年二季度業績均有所回升。
2020年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收582萬元、虧損655萬元。而在今年二季度,公司營收4016萬元,同比增幅達到590%,歸母利潤643萬元,成功扭虧為盈。
再與今年一季度3417萬元營收、282萬元歸母凈利潤相對比,二季度營收、利潤分別環比提升18%、128%,呈現出逐季增長趨勢。
戰略性調整:下蹲是為了更好起跑
上升到戰略層面,三元基因當前的業績調整,實際是公司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增長這一關鍵節點上所做出的戰略性調整。公司從研發、生產等方面蓄力,為未來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增添動能。
三元基因成立于1992年,2016年掛牌新三板,掛牌后幾年里,公司憑借獨家的人干擾素α1b(商品名:運德素)產品,實現業績高速增長。
資料顯示,三元基因運德素產品是由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侯云德院士從健康中國人臍帶血白細胞中獲得,是國際獨創基因工程藥物,實現了我國基因工程藥物從無到有“零”的突破。由于運德素具備療效確切和安全性能好等特性,已廣泛拓感染科、呼吸科、兒科、皮科和眼科等多個治療領域。
2016年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73億元增長到2.78億元,歸母利潤從2173萬元增至6009萬元。在我國常規干擾素注射劑品牌中,公司運德素產品市場份額基本保持在35%以上,市場份額穩居領先地位。
2020年以來,三元基因在已處于細分領域龍頭地位的基礎上,主動進行戰略調整,一方面加大研發投入,開發新產品項目,建立新技術研發平臺;另一方面發力新廠區建設,建設數字化與智能化新產品生產線。
在研發方面,三元基因介紹稱,目前除4個已上市藥物品種為公司創造收入利潤之外,公司還有4個研發募投項目、3個上市后研究項目、4個臨床前研究項目,研發管線兼顧短中長期,協同性較高,成藥可能性相對確切。
值得一提的是,4大研發募投項目瞄準的是“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RSV肺炎”、“人干擾素α1b防治新冠病毒肺炎”等“世界級”難題,無論哪一個項目獲得成功,都有望對公司甚至整個行業帶來積極變化。
在新廠區建設方面,三元基因正在大手筆建設基因工程藥物智能化生產基地,從去年7月買地到今年簽署施工總承包、機電安裝工程合同等,耗資規模已達到5億元左右。
據介紹,位于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的新廠區建設已順利開工。新廠區將重點配套新產品的生產,包括:預充式注射劑、霧化吸入劑、滴眼劑和噴霧劑等智能化和數字化新型制劑生產線,計劃產能從目前的年產約1500萬支提升到年產約一億支,為公司后續市場拓展、業績增長提供有效保障。該項目還被列為“2021年北京市100個科技創新及高精尖產業重點工程”。
三元基因董事長程永慶介紹稱,企業轉型升級是一個轉彎的過程,調整方向需要經歷先減速,后轉向,再加速的全過程,公司正在將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投入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為爭實現未來五年的高質量發展。
(來源:挖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