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貝網)
“政策加碼”和“金融支持”雙驅動,北交所生物醫藥企業三元基因(837344)的高質量發展如虎添翼。
三元基因成立于1992年,幾十年專注一件事——“技術立企”。自主研發的人干擾素α1b產品(商品名:運德素)不但打破了干擾素進口壟斷格局,公司也憑借運德素產品在近年來實現高速發展。2月25日,三元基因披露業績快報顯示,2021年凈利潤為4041.46萬元,同比增長12.38%。
2021年,三元基因迎來發展史上里程碑時刻,成功登陸精選層隨后平移至北交所。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三元基因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大研發力度和強度,研發項目個個都是“世界級醫學難題”。2021年,三元基因登陸北交所,董事長程永慶代表首批登陸北交所的81家企業在開市儀式上做了發言。
進入2022年,三元基因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首先,生物醫藥產業利好政策頻出。其次,三元基因與工商銀行簽訂合作協議,未來幾年工行將加大對三元基因的金融支持。
“政策加碼+金融支持”雙驅動
三元基因所處的生物醫藥產業是國家的戰略型支柱產業,為支持產業與企業發展,相關利好政策頻出,金融機構踴躍支持。
2021年1月,工信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首次提及:分領域培育優質市場主體,實施醫藥領航企業培育工程,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這為三元基因這樣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國家規劃出爐后,各地迅速跟進,北京、上海、湖北、四川等多地提出生物醫藥發展規劃。以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地、三元基因所在地北京為例,針對北京“兩區”建設出臺的第一個全產業鏈開放實施方案就是《北京市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實施方案》。該方案于近日實施,方案指出,要聚焦解決全產業鏈的關鍵難點和瓶頸問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藥產業創新高地,推動北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更高臺階。
產業政策的出臺是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金融支持就是為企業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月18日,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與中國工商銀行聯合舉辦“服務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專項行動啟動會”,旨在加強對民營企業科技創新發展的服務力度,落實重點項目及企業投融資需求對接。會上,工商銀行北京分行與三元基因等6家民營科技創新企業代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各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右三為三元基因董事長程永慶)
協議簽署后,工行將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貸+債+股+代+租+顧”六位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搭建產學研、政企銀溝通平臺和VCPE投貸聯動圈。據介紹,能獲得工商銀行金融支持的都是行業內領軍企業。三元基因是北京“專精特新”企業,是國內人干擾素領頭羊。一同簽約的北斗星通(002151)是國產化北斗芯片龍頭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高精度定位芯片國內占率排名第一,旗下兩家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高質量發展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過去幾年,三元基因經歷了“滾雪球式”高速發展。2月25日,三元基因披露業績快報,2021年凈利潤為4041.46萬元,同比增長12.38%。
2021年,三元基因迎來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時刻,成功登陸精選層隨后平移至北交所。據介紹,IPO募集資金主要用于多個臨床項目研究和營銷網絡建設,自此三元基因全方位邁向高質量發展。
研發方面,IPO募資中有2億元用于“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RSV肺炎臨床試驗”等4個“世界級醫學難題”。目前,部分研發項目成效明顯,今年1月,“人干擾素α1b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道合胞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臨床研究”已完成首次期中分析,基于觀察到的療效趨勢和良好的安全性,臨床試驗可按現行方案繼續進行。公告披露稱,該臨床試驗已完成190例受試者入組,計劃入組一共是250例。
新生產基地建設方面,三元基因斥資4.76億元建設基因工程藥物智能化生產基地進展順利,目前已經進入緊張的施工環節。一旦項目投產后,不但可以提升公司現有產品和新產品的生產能力,還能滿足公司新技術研究開發平臺的建設需求。
隨著產業政策逐步落地,以及金融支持逐步到位,三元基因的研發進度和生產基地建設都將進入“加速”階段,公司未來高質量發展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數據顯示,僅人干擾素α1b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這一領域,市場空間就達200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