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網 李春蓮)
10月28日晚,創新專利藥企三元基因(NEEQ:837344)發布2021年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4,404.82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42.67%;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980.41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28.47%;同時該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依舊保持在80%以上。
前三季度,三元基因營收、凈利潤規模均呈現出逐季提升的良好趨勢,前三個季度營收分別為:3417萬元、4016萬元、4405萬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82萬元、643萬元、980萬元,向業界展現了穩健的經營能力以及超預期的新藥研發進展。
日前,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上市與審核4件基本業務規則及6件配套細則和指引,這些業務規則自2021年11月15日起施行。這標志著北交所或在11月15日開市,三元基因也將作為首批企業,正式登陸北交所。
藥品再次列入《新冠診療方案》
據了解,三元基因主要產品為多劑型和多規格的人干擾素α1b(商品名:運德素),該產品由公司首任董事長、201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侯云德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成功開發的國際獨創基因工程藥物,該產品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工程一類藥物(國家I類新藥),實現了我國基因工程藥物“零”的突破。三元基因運德素產品以豐富的劑型和規格組合,臨床應用領域廣泛覆蓋感染科、兒科、皮科、眼科、血液科和腫瘤科等多個臨床科室,用于治療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肺炎、帶狀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毛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黑色素瘤等多種病毒性疾病和惡性腫瘤,具有獨特的臨床醫學價值和巨大的臨床應用潛力。
鑒于上述特點,運德素上市二十年來,以豐富的劑型與規格組合,廣泛應用于治療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角膜炎等多種病毒性疾病,以及毛細胞白血病、黑色素瘤等多種惡性腫瘤。三元基因始終注重新藥基礎研究和臨床醫學研究,尤其注重免疫反應和細胞因子對人體機能與疾病本質的深入研究,由于運德素具有分子結構的技術原創和適應癥開發的市場首創,使運德素的臨床價值將被不斷挖掘,治療方案被不斷優化,市場應用范圍被不斷拓展。因此,三元基因先后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被北京市經信局評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新冠疫情反復,2021年9月以來,全球范圍內Delta毒株占比已超過90%。面對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三元基因的運德素可通過干擾或抑制新冠病毒增殖的各個環節,抑制病毒在人體內的增殖,最終達到治療目的。
2021年4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將霧化吸入α-干擾素推薦為抗病毒治療的首先選擇,運德素已經連續七版被列入該診療方案,三元基因也被國家工信部列入抗疫產品戰略儲備單位。
根據相關臨床指南,專家共識及臨床醫生調研情況,應用于兒科病毒性感染的生物制劑類藥物中,人干擾素α1b的銷售額增長最快。更為可喜的是,三元基因正在國際上率先開展的治療兒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三期臨床研究,已經取得了超預期的進展。
受到資本市場聚焦和關注
10月3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了涉及北交所發行上市、再融資、持續監管的三件規章,以及與之相關的十一件規范性文件。這批業務規則也將自2021年11月15日起施行。
10月30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了北京證券交易所基礎制度,初步構建了北京證券交易所發行融資、持續監管、交易所治理等基礎制度體系,并明確了基礎制度的生效日期為11月15日施行。這也意味著北交所或將于11月15日開市。屆時,三元基因將直接平移進入北交所。
北交所的成功啟動,為像三元基因這樣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資本市場上融資,提供實質性地便利條件。10月12日,在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走進“北交所”戰略合作啟動會中,三元基因董事長程永慶受邀到現場講述了三元基因的創新實踐與融資歷程,給廣大的北京“專精特新”企業帶來了生動啟示與發展信心。
三元基因作為肩負抗疫任務的戰略儲備單位,同時也是國內具有最多抗病毒藥物發明專利的企業,無論是戰略轉型還是創新升級,一直堅持著研發引領、醫學驅動、學術推廣與專業營銷的發展戰略,期望通過創新驅動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業內認為,預計在未來北交所的新舞臺上,參照國內外資本市場同類型企業,創新專利藥企均得到市場的較高估值,三元基因股價與市值有望遠超當下所處的“精選層時期”,從而正式進入“北交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