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商務部對外發布《2021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穩步提升,創新發展步伐加快、醫藥電商日漸成熟等特點。報告也同時指出,藥品流通行業呈現經營微利化趨勢。
根據報告,2021年,全國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穩步增長,增速逐漸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統計顯示,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26064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8.5%,增速同比加快6.1個百分點。其中,藥品零售市場銷售額為5449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7.4%。藥品批發市場銷售額為20615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8.65%。
從行業效益來看,2021年,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98萬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9.3%,增速同比加快6.5個百分點;利潤總額453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4.4%,增速同比降低1.0個百分點;平均利潤率1.7%,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凈利潤率1.6%,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報告指出,與2011年比較,平均利潤率從2.2%下降到1.7%,行業呈現經營微利化趨勢。
報告還關注了銷售區域分布。2021年,全國六大區域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的比重分別為:華東36.2%,中南27.1%,華北15.0%,西南13.3%,東北4.3%,西北4.1%。其中,華東、中南、華北三大區域銷售額占到全國銷售總額的78.3%,與上年基本持平。廣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安徽、四川、湖北是2021年銷售額居前10位的省份,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的65.2%。
與此同時,我國醫藥物流發展較快。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國醫藥物流直報企業(412家)共擁有1253個物流中心,倉庫面積約1261萬平方米,其中常溫庫占38.4%、陰涼庫占59.8%,冷庫容積為93.9萬立方米;擁有專業運輸車輛1.65萬輛,其中冷藏車占17.8%、特殊藥品專用車占1.1%。在物流自動化及信息化技術方面,84.3%的企業具有倉庫管理系統,79.4%的企業具有電子標簽揀選系統,64.6%的企業具有射頻識別設備。
對于公眾較為關心的醫藥電商,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醫藥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達2162億元(含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交易額),占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8.3%。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交易額849億元,占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39.3%;B2B(企業對企業)業務銷售額1221億元,占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56.4%;B2C(企業對顧客)業務銷售額92億元,占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4.3%。值得關注的是,B2C網站活躍用戶量6581萬,平均客單價164元,平均客品數約5個。
此外,報告還公布了2021年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前100排序、2021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前100位排序等。數據顯示,國藥集團、上海醫藥、華潤醫藥分別以主營收入5390.12億元、1907.26億元、1663.79億元位列2021年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前三;國控國大藥房、大參林醫藥集團、老百姓大藥房分別以241.56億元、174.85億元、158.18億元位列2021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前三。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藥品批發企業將持續優化網點布局,零售藥店智能化、專業化、多元化服務將得到積極拓展,醫藥供應鏈物流體系運營水平進一步提升,藥品流通行業通過線上線下融合不斷提高全渠道全場景服務能力。
(來源:中國醫藥報)